您现在位置:沂蒙新闻网 >> 能源环保 >> 浏览文章
神东煤炭神东矿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和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招标公告
0 互联网 2024年11月15日 沂蒙新闻网


第一章 公开招标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名称为:神东煤炭神东矿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和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40211513,招标人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项目单位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内资格后审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2.1.1 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

(1)项目概况

煤炭开采引起的覆岩运动及裂隙发育是导致地下水流失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长期规模化采煤造成地层结构破坏严重,导致裂隙发育、水土流失,尤其是对浅层具有生态供水意义的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影响突出,这直接引发地表植被生境受损、生态系统退化,导致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破坏与损失,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神东矿区现有地下水库保水技术虽有效解决了矿区用水和保水难题,但这种转移储存水资源的方式尚难实现含水层的生态功能恢复,对地表土壤-植被系统也难以发挥生态补给作用。

因此,有必要研究规模化开采对含水层破坏的影响机制,研究含水层状态、生态水位与土壤含水量及生态的影响关系,研发含水层保护与水土保持综合技术,形成地下含水层与地表生态一体化减损与修复的理论及技术体系,从而为探索大型煤炭基地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模式、构筑黄河流域能源走廊绿色生态屏障、助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招标范围

研究内容

1)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一体化监测设备研制与可视化平台研发

针对矿区地形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作用因子多样、一体化监测设备及管理平台缺乏的难题,须研制水土保持水土气植要素的一体化综合监测设备,构建煤矿区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及综合管理与可视化平台。

①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包括对基础要素的分类、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更新等,为神东矿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和水土保持提供基础数据库。

②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监测设备:集成多功能气象参数监测传感器、地表径流等传感器,研制矿区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的同时空高效监测设备,实现矿区复杂环境下水、土、气、植等水土保持关键要素的几何和物理信息的高效采集、传输与存储。

③水土保持综合管理与可视化平台:研究多源异构数据的组织、高性能存储和可视化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管理和快速浏览。

2)规模化开采覆岩裂隙量化表征与致损机制

针对神东矿区浅埋规模化开采覆岩-地表裂隙发育及其引起的岩、土、水、植损伤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获得覆岩-地表裂隙演化与地层运移的联动规律,形成浅埋规模化开采诱发岩-土-水-植损伤的预测模型。

①覆岩裂隙量化表征与全过程推演:研究不同开采工艺参数、不同煤层赋存与地形特征下,煤炭开采覆岩裂隙场发育演化规律,量化表征覆岩裂隙场。基于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与自修复特征,揭示岩土体损伤触发机理,实现覆岩运移与裂隙演化的全过程推演。

②地表裂缝发育规律与预测模型:揭示西部矿区规模化开采引起的地表裂缝几何尺寸、分布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研究采动裂缝显现与工作面开采参数及采深等基本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地形起伏对地表裂缝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地表采动裂缝带发育预测模型。

③损伤覆岩-地表跨界面传导机理:研究煤炭开采近场覆岩分层破断、远场围岩弯曲变形过程中的采场围岩能量释放规律,揭示开采扰动应力对覆岩损伤传导的驱动机制。研究煤层开采释放能量在非均质岩土层中的传导耗散特征,构建采动损伤传导能量耗散模型。

3)规模化开采对地下-近地表水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

针对神东矿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和近地表水(土壤水和地表水)响应,全面摸清神东矿区水文、地质、地貌、气候、开采活动、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等基础信息,分析含水层损伤和自修复规律、近地表水土流失规律,建立“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关系,形成神东沟壑区煤炭开采水土流失评价方法。

①地下-近地表水影响因素与权重分析:开展矿区高精度水土参数高频次监测,研究含水层、近地表水与地表变形、裂缝、地形因子、气象条件、土壤条件等的协同演化规律,分析煤炭开采对地下-近地表水的影响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并量化影响权重。

②覆岩含水层损伤与自修复机理:研究不同开采扰动下裂隙岩土体的水岩耦合效应和导水渗流特征,揭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物理、力学、化学自修复机理。建立覆岩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开采参数与覆岩含水层损伤及其自修复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失水响应机制。

③开采扰动下“四水”转化规律:分析不同开采条件下含水层状态、近地表水、植被参数变化规律,依次建立含水层状态、生态水位与地表土壤含水量以及植被参数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近地表土壤水分流失规律,揭示神东典型风积沙及黄土区域“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机理。

④近地表水土影响评价方法:借助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评价不同作用因子的独立与组合影响程度,重点评价规模化煤炭开采活动对近地表水土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神东沟壑区规模化开采下的水土影响评价方法。

4)浅埋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与地表水土保持技术

针对浅埋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与地表水保持等问题,基于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和损伤传导模型,水土流失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开发含水层源头保护-过程控制-末端修复技术模式,靶向注浆与定点致裂技术的拱壳结构控制技术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①源头减损与分区分时控损技术:构建基于覆岩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开采参数与覆岩-含水层-地表采动损伤场的量化关系,进行源头开采工艺布局优化,并配合采动隔水层裂隙封堵、垮落带和离层裂隙带注浆等覆岩分区分时控损技术,实现含水层的原位保护。

②基于覆岩裂隙集中释放-区域治理的含水层修复技术:研究基于覆岩注浆充填的含水层动态保护技术和基于导水裂隙物理、力学、化学封堵的含水层修复技术,实现覆岩结构裂隙场、大变形区域控制和集中释放,进而采用注浆、封堵等技术手段对损伤集中释放区开展定点治理,最终实现覆岩整体减损和含水层保护。

③浅埋规模化开采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结合矿山开采新技术的优化,探究工程治理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保土耕作措施一体的新型综合治理方法,贯穿于矿山开采与修复全过程,实现矿区浅埋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与地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5)神东矿区采动含水层保护和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与示范

遵循神东煤炭浅埋规模化开采损伤的基本机理与规律,集成矿区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监测设备、开采裂隙场致损机理、近地表水土影响规律,规模化开采水土流失机理等理论和技术,开展采动损伤与含水层失水评价试验、采动地表水土流失评价试验、典型矿井规模化开采隔水层修复与含水层保护工程试验、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工程试验,形成关键技术成果示范,在神东矿区开展含水层保护和50亩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建设,并持续进行含水层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应用效果监测与评价,为神东矿区煤炭资源科学开发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目标

1)研制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监测设备和信息管理可视化平台,实现矿区水土保持环境的同时空高精度综合监测与展示;

2)创建规模化沟壑开采区生态型减损开采与系统修复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3)编制神东风积沙及黄土两类土体条件下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报告;

4)创建浅埋规模化开采损伤传导理论;

5)创建神东沟壑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与水土保持理论;

6)研发神东沟壑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原位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

7)提出神东沟壑区煤炭开采水土影响评价方法;

8)开展含水层保护示范,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区50亩;

9)授权发明专利12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

提交成果

1)提交项目研究报告10份;

2)提交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监测设备1套;

3)提交煤矿区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库及管理可视化平台1套;

表 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监测设备清单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需搭载传感器及其指标

数量

1

水土气植一体化监测设备

运动承载机构

负载能力:≥6kg

最大行进速度:>0.8m/s

爬坡角度:0~20°

外置接口:HDMI、USB

电池容量:10000mAh

运动功能:上下台阶、斜坡、行走、跑步

感知视觉:红外双目深度相机、范围:0.3-3m、深度视角:86°x57°(±3°)、分辨率:1280x720/90fps、深度精度:2m时<2%。

1套

土壤含水率传感器

土壤水分测量范围:0~100%

测量精度:±3%

工作温度范围:-40℃~+80℃

响应时间:1s

风速传感器

分辨率:0.1m/s

测量范围:0~60m/s

风向传感器

测量范围:8个指示方向

气压计

精度:0.2%

过载能力:250%FS

植物茎秆生长传感器

监测范围:0~400mm

分辨率:0.01mm

光照传感器

光照量程:0~200000Lux

精度:4%

温度传感器

测量范围:-40~+80℃

分辨率:0.1

精度:±0.2

湿度传感器

测量范围:0-100%RH

分辨率:0.1

精度:±3

2

水土气植一体化监测信息管理可视化平台

LED显示系统

显示尺寸:不小于5㎡

物理分辨率:38402160@60Hz

音视频输入接口HDMI1.41,HDMI2.01,VGA1,Audio in1

音视频输出接口内置扬声器2

数据传输接口USB1

控制接口 RS2321

1套

服务器

机箱规格:塔式

显存:8GB及以上

处理器:Intel i9

硬盘容量:2TB

内存容量:64GB及以上

内存类型:Non-ECC

硬盘类型:SAS,SATA,混合硬盘

系统:Windows11 home

后台控制

笔记本电脑1台

12核i7-1360P/64

内存/1TB

固态/MX550

2G独显

15.6英寸

3

深基点位移计

测量误差小于5cm

10个

4

地表径流传感器

测量范围:0~400mm,精度:1%,分辨率:0.1mm

4个

5

无人机监测系统

(1)无人机及配套设备:

a) 空机重量≤2.8kg

b) 最大起飞重量≤3.8kg

c) 导航卫星:GPS,BeiDou,GLONASS

d) 最大速度:20m/s

e) 悬停时间:60min

f) 悬停精度RTK:水平1cm+1ppm 垂直2cm+1ppm

g) 抗风能力:6级(10.8~13.8m/s)

h) 测控半径:图传≮5km 数传≮20km

i) 工作温度:-20~45℃

j) 实用升限高度:≥海拔6000m

k) 支持大风异常返航、失联自动返航、低电量自动返航

l) 至少具备前向避障功能

m) 具备双差分天线定向功能

n) 动力电池为智能电池、支持一键查看电量、电池温度查看、电池循环次数查看、单电芯电压查看

o) 支持网络RTK及PPK解算服务

(2)倾斜摄影模块:

a) 像素1.3亿(2600万像素5)

b) 像元尺寸2.9μm

c) 传感器面积23.5mm×15.6mm

d) 镜头下视25mm、斜视35mm

(3)野外观测移动工作站

12代酷睿i7-1260P 32G 2T/4G版/4K

1台

6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1)包含移动三维激光扫描仪硬件、远程控制工作站、数据处理软件和三维可视化平台。

(2)扫描仪参数:

扫描仪重量:裸机重≤9KG

工作温度:-10℃至40℃

激光扫描仪:≥2颗×32线激光雷达

激光等级:1级,符合人眼安全标准

测量范围:至少支持0.4m-600m

扫描速度:≥100万点/秒

内置相机数量:≥3个

内置相机像素:≥1800万/个

视野范围:水平360°垂直360°

点云精度:≤5mm

实时地图:支持工作状态下实时生成地图,查看工作状态

显示屏:内置触摸式显示屏,可实时查看扫描区域,确保数据完整性

拍照补光:自带拍照补光系统,可调节照明挡位和照明模式、支持TPC快充接口

(3)远程控制工作站参数

CPU≥第12代i9处理器

硬盘≥4TB SSD

缓存≥128GB

GPU≥1块RTX4000Ada

尺寸≥16英寸。

数据格式:点云格式输出设置至少支持LAS,PLY,PTS,XYZ,E57等格式

(4)三维可视化平台参数:

数据发布:支持全景数据、点云数据部署至服务器在线浏览

数据展示:可实现二三维数据联动展示

数据标注:支持兴趣点创建及编辑功能,在数据集内的任意位置添加兴趣点

数据应用:支持点云逆向输出全景影像

开发接口:提供可开发的API接口

1台







4)提交神东风积沙及黄土两类土体条件下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报告1份;

5)开展含水层保护示范,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区50亩;

6)受理发明专利12件,录用核心期刊论文12篇。

其他采购要求

1)配合甲方完成科技成果查新和鉴定。

2)投标人须在所属地科技管理部门完成技术开发合同备案。

3)投标人须依法合规实施项目,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并负责示范工程其他相关费用支付,包括但不限于征地费、协调费。

(3)及标段(包)划分:一个标段。

    2.1.2 其他:无

2.1.3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一体化监测设备研制与可视化平台研发

针对矿区地形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作用因子多样、一体化监测设备及管理平台缺乏的难题,须研制水土保持水土气植要素的一体化综合监测设备,构建煤矿区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及综合管理与可视化平台。

①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包括对基础要素的分类、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更新等,为神东矿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和水土保持提供基础数据库。

②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监测设备:集成多功能气象参数监测传感器、地表径流等传感器,研制矿区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的同时空高效监测设备,实现矿区复杂环境下水、土、气、植等水土保持关键要素的几何和物理信息的高效采集、传输与存储。

③水土保持综合管理与可视化平台:研究多源异构数据的组织、高性能存储和可视化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管理和快速浏览。

2)规模化开采覆岩裂隙量化表征与致损机制

针对神东矿区浅埋规模化开采覆岩-地表裂隙发育及其引起的岩、土、水、植损伤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获得覆岩-地表裂隙演化与地层运移的联动规律,形成浅埋规模化开采诱发岩-土-水-植损伤的预测模型。

①覆岩裂隙量化表征与全过程推演:研究不同开采工艺参数、不同煤层赋存与地形特征下,煤炭开采覆岩裂隙场发育演化规律,量化表征覆岩裂隙场。基于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与自修复特征,揭示岩土体损伤触发机理,实现覆岩运移与裂隙演化的全过程推演。

②地表裂缝发育规律与预测模型:揭示西部矿区规模化开采引起的地表裂缝几何尺寸、分布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研究采动裂缝显现与工作面开采参数及采深等基本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地形起伏对地表裂缝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地表采动裂缝带发育预测模型。

③损伤覆岩-地表跨界面传导机理:研究煤炭开采近场覆岩分层破断、远场围岩弯曲变形过程中的采场围岩能量释放规律,揭示开采扰动应力对覆岩损伤传导的驱动机制。研究煤层开采释放能量在非均质岩土层中的传导耗散特征,构建采动损伤传导能量耗散模型。

3)规模化开采对地下-近地表水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

针对神东矿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和近地表水(土壤水和地表水)响应,全面摸清神东矿区水文、地质、地貌、气候、开采活动、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等基础信息,分析含水层损伤和自修复规律、近地表水土流失规律,建立“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关系,形成神东沟壑区煤炭开采水土流失评价方法。

①地下-近地表水影响因素与权重分析:开展矿区高精度水土参数高频次监测,研究含水层、近地表水与地表变形、裂缝、地形因子、气象条件、土壤条件等的协同演化规律,分析煤炭开采对地下-近地表水的影响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并量化影响权重。

②覆岩含水层损伤与自修复机理:研究不同开采扰动下裂隙岩土体的水岩耦合效应和导水渗流特征,揭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物理、力学、化学自修复机理。建立覆岩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开采参数与覆岩含水层损伤及其自修复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失水响应机制。

③开采扰动下“四水”转化规律:分析不同开采条件下含水层状态、近地表水、植被参数变化规律,依次建立含水层状态、生态水位与地表土壤含水量以及植被参数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近地表土壤水分流失规律,揭示神东典型风积沙及黄土区域“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机理。

④近地表水土影响评价方法:借助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评价不同作用因子的独立与组合影响程度,重点评价规模化煤炭开采活动对近地表水土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神东沟壑区规模化开采下的水土影响评价方法。

4)浅埋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与地表水土保持技术

针对浅埋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与地表水保持等问题,基于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和损伤传导模型,水土流失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开发含水层源头保护-过程控制-末端修复技术模式,靶向注浆与定点致裂技术的拱壳结构控制技术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①源头减损与分区分时控损技术:构建基于覆岩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开采参数与覆岩-含水层-地表采动损伤场的量化关系,进行源头开采工艺布局优化,并配合采动隔水层裂隙封堵、垮落带和离层裂隙带注浆等覆岩分区分时控损技术,实现含水层的原位保护。

②基于覆岩裂隙集中释放-区域治理的含水层修复技术:研究基于覆岩注浆充填的含水层动态保护技术和基于导水裂隙物理、力学、化学封堵的含水层修复技术,实现覆岩结构裂隙场、大变形区域控制和集中释放,进而采用注浆、封堵等技术手段对损伤集中释放区开展定点治理,最终实现覆岩整体减损和含水层保护。

③浅埋规模化开采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结合矿山开采新技术的优化,探究工程治理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保土耕作措施一体的新型综合治理方法,贯穿于矿山开采与修复全过程,实现矿区浅埋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与地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5)神东矿区采动含水层保护和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与示范

遵循神东煤炭浅埋规模化开采损伤的基本机理与规律,集成矿区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监测设备、开采裂隙场致损机理、近地表水土影响规律,规模化开采水土流失机理等理论和技术,开展采动损伤与含水层失水评价试验、采动地表水土流失评价试验、典型矿井规模化开采隔水层修复与含水层保护工程试验、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工程试验,形成关键技术成果示范,在神东矿区开展含水层保护和50亩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建设,并持续进行含水层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应用效果监测与评价,为神东矿区煤炭资源科学开发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目标

1)研制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要素一体化监测设备和信息管理可视化平台,实现矿区水土保持环境的同时空高精度综合监测与展示;

2)创建规模化沟壑开采区生态型减损开采与系统修复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3)编制神东风积沙及黄土两类土体条件下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报告;

4)创建浅埋规模化开采损伤传导理论;

5)创建神东沟壑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保护与水土保持理论;

6)研发神东沟壑区规模化开采含水层原位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

7)提出神东沟壑区煤炭开采水土影响评价方法;

8)开展含水层保护示范,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区50亩;

9)授权发明专利12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

2.1.4 项目总工期:签订合同后30个月。

    2.2 其他:/

    2.3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

    2.4 项目总工期: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资质条件和业绩要求:

    【1】资质要求:(1)投标人须为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或其他组织,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人须具有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或以上资质,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2】财务要求:/

    【3】业绩要求:2019年10月至投标截止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投标人须具有水土保持和地下水库(或含水层保护或含水层水害防治或含水层裂隙封堵)类合同业绩各1份,投标人须提供能证明本次招标业绩要求的合同证明扫描件,合同扫描件须至少包含:合同买卖双方盖章页、合同签订时间和业绩要求中的关键信息页;若投标人有相关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项目课题的可以提供计划任务书代替合同业绩。

    【4】信誉要求:/

    【5】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要求:投标人为本项目配备的项目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投标人须提供项目负责人职称证书扫描件或职称相关证明文件扫描件等材料。

    【6】其他主要人员要求:/

    【7】科研设施及装备要求:/

    【8】其他要求:/

    3.2 本项目接受联合体投标。 ①联合体须是研究单位与施工单位两家组成的联合体,牵头单位须为研究单位;②如果组成联合体投标,参与单位不得超过2家单位,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不得分别组成联合体投标;③联合体成员之间必须签订联合体协议;④已组成联合体的单位不得再与其他单位组成联合体参加投标。

4.招标文件开始购买时间2024-11-15 10:00:00,招标文件购买截止时间2024-11-22 16:00:00。

   

本招标项目仅供正式会员查阅,您的权限不能浏览详细信息,请点击注册/登录,联系工作人员办理会员入网事宜,成为正式会员后方可获取详细的招标公告、报名表格、项目附件及部分项目招标文件等。

联系人:张倚
手机:13521427145 (欢迎拨打手机/微信同号)
邮箱:zhangyi@dlzb.com
电话:010-53341358
QQ:3771313776


24小时-热文
    • 2025年临沂新时代新雷锋主题晚会成功举办

      沂蒙新闻网  2025年3月2日,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2025年临沂市新时代学雷锋主题晚会在临沂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成功举办,活动现场爱心涌动,洋溢着温暖的正能量。本次活动由中国雷锋报、时代雷锋网、临沂市新时代学雷锋主题晚会组委会主办,临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临沂市慈善联合总会、临沂市总工会、临沂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少儿红》栏目组、沂蒙乡村振兴发展委员会指导,临沂市文化馆、中国雷锋报临沂工作站、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少儿红》栏目组临沂组委会、山东灯火
      042025-03
      阅读详情
    •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超1300万台

      沂蒙新闻网讯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超过1300万台。  1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9.5万台,同比上升49.5%。截至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  去年全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22.2万台,同比上升24.7%,桩车增量比为1∶2.7。预计2025年新增361.9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新增公共充电桩103.8万台。
      282025-02
      阅读详情
    • G205山深线临沂蒙河双堠水库段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目前,《G205山深线临沂蒙河双堠水库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为使公众更好的了解该项目环境影响情况,特发布此公告。1、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全文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5SRrjyArNJl2LM-pOOplQ提取码:6y8t。2、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公众可前往临沂市蒙河双堠水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申请查阅纸字版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
      282025-02
      阅读详情
沂蒙新闻网 信息资源发布 招商加盟合作

15589005338服务电话(7×24)

24小时在线客服

COPYRIGHT © WWW.YIMENGXIN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新闻网 版权所有
沂蒙新闻网 沂蒙网 沂蒙在线 沂蒙视频 沂蒙红嫂
山东瑞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路32号
电话:15563399168 邮箱:2439444255@qq.com
网址:www.yimengxinwen.com
鲁ICP备2022037248号-4  鲁ICP备2022037248号-5  鲁公网安备 37131202371344号

凤凰云| 凤凰探索